成果主要内容
    成果主要内容

    1)深化校政合作,建立“三共同”机制

    共同招生:根据陕西省职业农民(村干部)需求,充分利用陕西省单独招生政策,签订招生合作协议,由当地政府分职业农民村干部)学历培养名对象资格审查。学校因地制宜确定招生考试要求,择热爱农业、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的职业农民(村干部)作为培养对象,为乡村振兴培养造就一支致富奔小康的生力军和 “三农”人才工作队伍。

    共订方案:为保证职农民(村干部)学历教育质量,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,学院选派30余名教师分赴各县市农业局、组部、农广校、合作社等深入开展职业农民(村干部)学习需求调查和职业能力分析,召开不同层面的高素质农民(村干部)代表座谈会,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标准,在培养目标与规格、课程要求及实施方法、毕业要求等方面进行针对性、地域性设置,与当地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,并建立定期沟通长效交流机制,保障人才培养方案满足高素质职业农民(村干部)现实需求。

    共同管理:为了确保职业农民(村干部)培养质量,学院制定了职业农民(村干部)《教学管理办法》《学生管理办法》,明确了学校、地方政府在职业农民(村干部)培养过程中的教学组织及日常管理责任,同时,由学校辅导员和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共参与班级管理,采取“双班主任制”,实施“双线”管理,确保职业农民(村干部)学员学习期间,管理不间断。同在村干部班成立支部,合校地政治学习及党日活动。

    2)灵活教学组织,形成“三结合”模式

    农时季节与教学环节相结合:遵循职业农民(部)的特点和现状,学院不断创新教学组织形式,采取“农闲季节”开展专业理论知识培养,“农忙季节”部署专业实践课题,要求结合生产实践,开展调查研究,发现生产中的问题,并不定期安排教师巡回指导,按不同季节循环组织教学,使教学环节与农业生产环节紧密结合,确保学习、生产两不误,同促进学员能力由“通识能力→专业认知→基本技能→综合能力→职业能力”阶梯上升,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。

   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:在授课方式方面,必修课程教学任务集中在学校及各教学点完成教学,自选课程根据学习实际分散实施。针对分散教学的特点,充分利用学院信息化教学条件,建设由课程网站、教师空间等构成的信息化教学中心,实施“互联网+”教学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。采用线下集中授课、现场指导、生产实践,线上在线教学、在线学习、在线作业、在线辅导、在线答疑、在线考核等,并适时实施互动远程教学,满足学员全方位学习需求,实现了“线上线下”共享互动和“教学、考核、管理、评价”统筹协调。

    校内课堂与田间地头结合:依据涉农专业特点,立足职业农民(村干部)生产生活习惯和产业发展需求,把课堂更多地设在专业合作社农业业园、生态园区等当地企业及学员自己的产业基地,使教学环节与农业生产环节紧密结合,强化实践能力培养,让农民根据生产需求学技术,同教师也对当地产业进行指导,有效破解了农技教学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。

    3)坚持精准培养,构建“四对接”体系

    专业设置对接农业主导产业:根据陕西不同区域不同的农业主导产业,灵活设置专业及专业方向。例如,针对富平以种植大户为主体的现状,设置农业生物技术专业;针对杨凌示范区主抓农业安全、绿色生产的实际,以村干部为主体的杨凌班设置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;针对眉县、洛川等县以猕猴桃和苹果为主导产业,设置园艺技术专业;针对陇县主要以畜牧业主导产业,设置畜牧兽医专业从专业设置上,满足精准培育。

    课程设置对接职业岗位:依据职业农民和村干部两类不同培育主体,在同一专业满足核心课程的同时,设置不同课程体系。针对村干部岗位,加大村务管理、党务管理、农村财务管理等管理类课程比例。针对高素质职业农民群体,更多地考虑到开紧贴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模块,同时,加大市场营销、电子商务、创新创业等课程比例。不仅解决了学员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,掌握“怎么办”,更要通过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系统学习,知道“为什么”,提高学生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、研究问题的能力。

    教材编写对接专项技术:根据职业农民(村干部)特点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,学院积极组织校地双专家以单项农业技术为模块,已编制《农药化肥安全使用》《农村政策法规18门活页式教材。以《农药化肥安全使用》为例,设置小麦施肥项目、苹果施肥项目、猕猴桃施肥项目,每本教材目化形式对接到专项用技术

    考核评价对接能力培养:针对职业农民(村干部)特点,改革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,弱化理论知识考核,突出能力和素养培养,建立能力考核评价体系。公共基础课以撰写生产总结报告、调研报告等方式考核;专业技术技能课采取田间地头现场实践操作、演示等方式考核;对于村干部重点通过现场演讲、撰写公文、提交工作总结报告、案例分析等方式考核其综合职业能力。通过考核方式转变,实现考核评价与能力培养无缝对接。同时,建立“学分银行”制度,实施学分积累转换机制,对于其参加职业培训学分、取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其他学习成果等进行认定,转换成相应课程学分,予以免修相应课程,促进学习成果融通、互认,有效减少学习者的学习成本。